导航菜单

重见天日,让深埋井下的红军烈士踏上回乡路

作者:史光柱 编辑:商帅帅


广西灌阳湘江酒海井红军烈士遗骸打捞后续工作继续进行。近期,专家团队对打捞出的红军烈士遗骨进行了DNA鉴定。目前已成功从45份遗骨样本中成功提取出9份珍贵的DNA数据。

湘江战役是红军长征最惨烈的战斗。1934年11月在突破第三道封锁线后,中央红军决定从广西北部突破敌人封锁强渡湘江。为确保中央军委纵队及红军主力渡过湘江,红四军团第五师的3000多名将士在灌阳县的新圩镇展开阻击战。

1934年11月27日至29日,在新圩驻防的红四军团第五师与国民党桂系数倍于己的敌人展开激战,先后多次击溃敌人的猛攻,为中央军委纵队及红军主力强渡湘江争取了时间。

战斗异常激烈,红三军团第五师损失过半,2000多名红军将士牺牲。11月30日凌晨,第五师接军团转战界首镇增援的电令,部队紧急撤防。位于附近临时救护所内的100多名红军重伤员无法随部队撤离,托付给当地老百姓暂为照护。然而,消息走漏,这些重伤员被地方民团控制,随后被脚捆手绑残忍的投进附近的酒海井。

2017年8月,在有关部门组织下,由专家团队对酒海井实施第一阶段勘探打捞。

酒海井不是井,而是一个落水洞,天然形成,如盛酒容器,井口直径约2米,上小下大,下有一条地下暗河相通。由于下潜通道被石块堵塞,第一次下水没有实质性进展。没过多久,国内的一批洞潜专家赶来支援。但洞穴内空间狭小,下水后人员在里面搅动,淤泥泛起,能见度极低,打捞人员只能手工探索,采用螺旋式的摸索方式前行。同时,洞潜专家还从附近其他几处喀斯特地貌洞穴中寻找通往酒海井的地下通道,均未能成功。

在消防、水利多部门配合下,打捞团队开始对酒海井上游地表水进行截流,并对洞穴持续抽水。当地下水被逐步抽出,井口漏出石块、淤泥。随着清淤工作深入,越来越多的遗骨被发现,最终清理出45块人骨样本以及绳索衣扣等物。工作人员发现这些遗骨非常零碎和分散,有些已经发黑。此外,由于受到地下水流的长年冲刷大多数遗骨可能已被冲走,打捞出的遗骨完整度很低。

科研人员将这些遗骨带回实验室进行深入分析。通过专家对遗骨的综合判定,推算出骨龄在13岁到25岁之间,且均为男性,大部分呈现营养不良的状态,有的骨骸还留有被枪托重击的伤痕。结合历史文献、军队记录、见证者口述等综合分析,这些遗骸均属当年的红军战士。

近期,专家团队对从酒海井中打捞出的红军烈士遗骨进行了DNA鉴定。已经成功的从45份遗骨样本中提取出9份珍贵的DNA数据,为接下来送烈士回家创造了条件。红军战士被残酷扔进酒海井已84个年头,遗骨长期遭受地下水的浸泡,DNA出现降解,大部分样本已无法提取有效DNA。为提高比对成功率,当地除DNA比对外,还将邀请国内专家采用其他方式进行检测比对。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