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史光柱
生命不仅仅是一张行走在世间的通行证,它还要闪光。——达尔文
齐国人孙膑,兵法大师,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草原英雄成吉思汗,“拥有海洋四方的大 酋长 ”,后多次发动对外征服战争,征服地域西达中亚、东欧的黑海;湖南人毛泽东, 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的开拓者,近代以来最伟大的爱国者,把中华民族从半封建、半殖民地带向了民主、自由、独立。这三个闪光的生命都是我心目中的超级英雄,他们无往不胜,创造了很多经典战例和不朽传奇。
一、智多星——孙膑

拿智多星说孙膑可能用词不当,对他这样理论成书、智慧成册的伟人,可能用智狂人或者是智圣人更恰当。
孙膑生于齐国,曾跟历史风云人物庞涓一块儿学习兵法。庞涓辅佐魏惠王,做了将军,暗中派人相邀辅佐大事,孙膑到了魏国,庞涓嫉贤妒能暗设毒计陷害忠良,孙膑被挖掉膝盖骨扔进马厩,终身残疾,经好友搭救免遭一死,他残而不废处事不惊,逆向思维从不同角度、不同方位窥探人心,制定出针对性极强的谋略。
围魏救赵。公元前353年,庞涓率领大军围攻赵国都城邯郸。赵国情况十分危急,向齐国求救。孙膑是齐国的军师,他一眼看穿问题本质:魏国主力围攻赵国,而国内空虚。于是制定出了“围魏救赵”一计,不去驰援赵国,而是去围攻魏国。庞涓得知消息惊慌失措,持兵回撤,赵国得救。这个计策的成功实施,正在于孙膑看准了人们“以母国为本”的普遍心理。
减灶灭庞涓。公元前352年, 魏国 的太子 申 和大将 庞涓 率领十万大军,前去攻打 韩国 ,韩国决定向齐国求救,孙膑献计大将田忌用减灶的方式诱敌深入。庞涓视齐兵为草芥,第一天追到孙膑宿营地,见密密麻麻有10万个土灶,足够上百万人吃饭。第二天再追,灶头只有5万多个。再追再减,直到乱七八糟只剩3万余个。庞涓自信心爆棚,亲率一队骑兵追击。到马陵坡万箭穿心之时,才明白这是减灶诱敌之法。孙膑制定这个计策,正是利用了庞涓狂妄自大、求功心切的心理。
《孙子兵法》博大精深、神出鬼没,无论是后人所著还是孙膑所写,都出自孙膑创造性发挥,他认为战争是先王布“道”的政治斗争工具,“责仁义、式礼乐、垂衣裳、以禁争夺。此尧舜非弗欲也,不可得,故举兵绳之。”和平不是毫无准备的幻想,空口白牙只是自欺欺人,唯有以力制力、以战止战,方为上策。孙膑的高明在于为什么布“道”?布什么“道”?
“攻魏救赵,因败魏军,千古高手。”这是毛泽东对他的评价。
二、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孛儿只斤·铁木真,草原英雄,蒙古帝国可汗,是中华民族的英雄,以横扫欧亚的赫赫战功彪炳史册,更以从无叛将的知人善任流芳千古。
1162年他出生于蒙古贵族世家,9岁时,父遭世敌下毒身亡,少年时代经历艰难坎坷,炼铸了坚毅勇敢的性格。在部落分割,相互争斗的形势下,他借力用力,依靠亡父的盟友收集旧部,在12世纪80年代建立了斡耳朵,称汗。历经多年征战,铁木真先后消灭了塔塔儿、篾儿乞、克烈、乃蛮等敌对部落建立大 蒙古国 。
如果说铁木真以情动人,义字当道,那么惜才爱才礼贤下士却有三国刘备之本色。他知人善任、唯才是举、奖罚分明、惜才如命,不仅以诚信责人,更以诚信律己。独具魅力的英雄人格吸引了一大批有识之士投奔、追随。他以铁一般的纪律为本,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用人不分地方、民族、门第高低,不论贵族还是奴隶,都在成吉思汗的感召下,具备了团结一心、一致对外的内在精神。强化内部机制,合理调配资源这是他不可磨灭的特点。
军事强大不代表内政和经济强大,他立章改规重用人才,很快练就军政一体,目标一致的向心力。有了向心力、凝聚力,军政焕发出勃勃生机,军队由内而外,人心由内而外。以成吉思汗为中心,不论是思想、理念,还是战略、方针,由内而外上下协作,这就像是一个无限放大版的理想战车,能很好的实现指挥者的意志。与其说他具备个人英雄主义,不如说他拥有一个有理想有报复的团体,团队英雄主义、集体英雄主义,甚至国家英雄主义。试想,这样一个具有英雄气质的国家机器,怎能不无坚不摧、横扫一切?
作为古今中外著名的历史人物,同时又是最有争议的人物,成吉思汗的功过暂且不论,他由细节到实力赢得举世瞩目的王朝,单此一点便是后人难以企及的。
三、伟大领袖——毛泽东

毛泽东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他带领共产党人从一穷二白、四处被围剿,到大开大合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从建党以来的理论创新,到建国后的新中国建设,他创造与创新了一个个传奇,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点:
一、领导和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二、引领和建设了中国共产党。
三、跟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一起亲手缔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
四、创造和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毛泽东思想。
如此大的历史命题不是几篇文章能说清楚的,在这里我主要说他两件事。
从1927年开始实施的土地革命,他抓住了帝国主义与民族独立剥削者和无产者的社会矛盾,顺应“耕者有其田,行者有主义”的潮流,率领共产党人在根据地开展了一系列“打土豪、分田地”的活动,满足了农民对土地的根本需求。通过抓住这条社会核心矛盾,共产党获得了广大无产阶级的信任,为日后革命的胜利奠定基础。
长征途中,在极其被动的情况下扭转乾坤,将中国革命引向了虽民族危亡,却不做亡国奴的抗日烽火中,不仅赢得了共产党人的喘息之机,也拓展和壮大了人民军队的战斗力量,八年抗战他率领改编后的八路军、新四军不畏艰险、积极抗日,武器装备虽然落后,但他们所表现出的大无畏牺牲精神和民族情怀,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可和支持。这与蒋介石奉行的“攘外必先安内”的主张,形成鲜明对比。
俗话说:“得民心者得天下”,毛泽东与蒋介石的较量,从一开始已决胜负。
毛主席的伟大,不仅仅是军事意义上的伟大,他融孙膑、成吉思汗为一身,即是战略层面的策划者,也是战术应用的实践者。他把马列主义本土化;把党的理论基层话;创造性的继承和发展了党的理论。使屈辱、落后的旧中国从此走向独立、富强的新中国,这样的英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需要英雄,绝不仅仅是在人类文学巨擘的创作史上,绝不局限于人类哲学大师的书本堆里,更不是拘泥于人类历史学家的笔触之下,而是存在于普罗大众生产生活中永恒的话题,这才是英雄存在的意义。
以上三人不论孙膑、成吉思汗还是毛泽东,都以不同方式,展现着他们的天才传奇。他们或揣摩人心、或顺应民意、或推动思潮,都是各自时代和领域闪闪发光的个体,又以个体的闪光照亮了一个时代,影响了一个时代,都是超级英雄!也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后人!尤其是毛泽东,他在政治、军事、文化以及诗词书法等多领域的独特造诣和先进思想,所产生的影响遍布世界,有着极高的研究价值,不少国家、不同领域都有他的专著和研究会,在多元化思潮的今天,对于这些跨领域、跨阶层的历史风云人物一样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他们的思想文化博大精深,对于不同时代背景下的我们在学习和应用方面依然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也他们的追随者、崇拜者,闲余之时翻翻他们的经典,古为今用、边学边用、活学活用,不论我往昔置身战场或则今日埋头工作,他们都是我没见过面的导师,给我借鉴、警醒和启迪,无疑他们是我心灵的北斗、思想的指南、精神领域的英雄“超级星”。